针对全球疫情发展形势和防控重点,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邀请钟南山院士与韩国防疫专家李钟求视频在线交流。
境外输入病例风险有多大?柳絮、蚊虫叮咬会传播病毒吗?全球疫情形势怎么走?什么时候可以开学?对于大众关心的一系列问题,钟南山院士给出了答案。
1.蚊虫和柳絮是否会传播新冠病毒?
尚未听说通过昆虫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因此蚊虫叮咬不应是个问题。除非是在非常严重的疫区,柳絮通过病人咳嗽飞沫或许会有些污染,由于现在国内不存在疫区,因此柳絮并不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
2.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来自哪?
无症状感染者不是凭空来的,主要是来自两种人群:一个是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另一个是来自比较明显的疫区的人员。这些无症状感染者已带有病毒,大部分有传染性,在发病后五天左右传染性最强。新冠病毒的感染性比SARS、MERS、季节性流感高得多,能高百分之三甚至三点几左右。
3.无症状感染者是否有传染性?
现在一些初步研究发现,有非常少数检查核酸阳性,但一直没症状,而且追踪一段时间也没症状的情况,这些病人是否有传染性,这还是个问号。但这些无症状感染者并不是凭空来的,主要来自两处:一是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二是来自重点疫区。
这些人已经带有病毒,大部分是有传染性的,所以我们情愿把无症状感染者作为一个有可能传染的对象进行适当隔离。并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我们就能够区分出来,无症状感染者是否有传染性。无症状感染者现在占的比例非常小。
4.新冠病毒是否已经适应人体并生存?
目前新冠病毒的基因突变,已经非常适应在人体内生存,所以它传播的力度很大。而且它与流感相比,有高20倍的死亡率,这个问题确实是比较值得重视的。
5.境外输入病例风险有多大?
风险肯定是存在,但风险不等于现实。只要在国内采取比较严格的监控追踪,一旦发现就进行隔离,同时对他接触的人进行严密观察,就不会造成暴发,只要没有暴发就不是大流行。境外输入完全清除到零并不现实,只要把它控制在最低水平就可以了。
新冠病毒感染不看人种,它没有任何种族差别,不应存在任何种族歧视。
6.什么时候可以开学?
复学要参考本地区的发病情况和外来输入的情况。现在本地区发病已减少到很少的数量,这种状况持续已快一个月;第二要看外来输入控制情况,假如外来输入控制得也不错,就应该复学了。具体时间不好说,我觉得应该不太长了。
我们不能永远不开学,因为这个病不可能铲除得一干二净,将来它可能会长期存在,但只要没有大规模暴发就行了。
7.目前是否有特效药?
特效药是专门针对冠状病毒的靶向治疗,用上以后很快把病毒杀死。目前特效还不明确,但是氯喹,我们初步的结果也是广东做的,已经总结了,它的效果是比较肯定的。所以,应该是中国第一个搞出来的。
8.全球疫情走向如何?
全球疫情的走向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疾病本身的规律,现在新冠病毒已经非常适应在人体内生存,所以它传播的力度比较大,而且它的致死率相比于流感高出20倍以上,所以这个问题值得重视。目前从病毒的变异规律来看,一般的呼吸系统疾病到了夏天会降低一些。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干预情况。一个是疾病的干预。由于新冠肺炎的病死率相对较高,所以应该考虑迅速发展疫苗,而不是靠大多数人得了以后,产生“群体免疫”,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付出的代价和牺牲太大。还有就是要重视“距离”。不管是“封城”还是居家,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这是减少互相感染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9.新冠肺炎或长期存在,明年再来咋办?
如果疫情明年再来,相信人类对这个病已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如果说今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用“遭遇战”来形容,那么明年如果再来,我们面对的就是一场“阻击战”,一旦再现,全国都会采取必要的行动来预防和遏制它的发展。相信人类通过互相合作,一定会找到病毒的感染途径、发病机制等,形成成熟的经验。只要我们懂得“防”和“治”,这就不是什么可怕的事。
10.新冠肺炎疫苗研发进展如何?
钟南山:在中国,疫苗研发每个步骤都在加紧,但疫苗是千千万万健康人接种,必须要非常注意。所以我们希望,一般情况是一到两年,但是由于病情的发展需要,可能会提前一些。
生活中我们要如何预防?
预防:
1)洗手时最关键的,一定要疯狂洗手;
2)保持充足的睡觉,不要熬夜;
3)与人交流,即便戴口罩仍然要保持安全距离,切记不能凑到一起交谈。
办公:
1)据上海病例统计,目前没有足够或直接证据表面新冠病毒通过中央空调传播,上海所有病例都能追溯到具体传播途径;
2)从统计来看气溶胶传播并不是主要传播途径,办公环境具有最大风险的地方是电梯;3)办公环境有窗开窗,没窗建议还是带口罩为好。
口罩:
1)如果是正常生活情况,口罩没必要严格按照4小时一换,张教授口罩在家也是摘下来,找个有阳光的地方晒下后再戴,没有太大问题,注意看仔细正反面就好;
2)有一点要注意,千万不能与附近人同时摘掉口罩,尤其在飞机上,切记不能与隔壁人同时摘掉口罩吃饭。
健康:
1)疫情期间,不要太劳累自己,疲劳过度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2)不要太瘦了,太瘦了说明营养不太均衡,要合理膳食,尤其蛋白质摄入;
3)也不能太胖了,过度肥胖,重症时影响很大;
4)担心吃的多,导致肥胖,建议多加强锻炼,尤其早起人少时,出门跑几圈,跑步是很好的锻炼;
5)不要在家一次性宅太久,目前户外是安全的,尤其人少的公园,可以多去走走,保持安全距离就好。
饮食:
首先对于新冠病毒,目前没有药到病除的特效药,大多人(尤其年轻人)可以靠营养治疗康复,其中的关键是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张教授对轻症患者的日常饮食要求:一天至少要保证两个鸡蛋、两杯牛奶、一顿有鱼、一顿有牛肉。(张教授认为白粥和米饭蛋白质含量是远不够的,少吃咸菜)
这次疫情教育我们,疾病和健康是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能第一时间感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並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发生重症疫情时争取到足够多的治疗时间:哪怕一天、二天都可能是极宝贵的。
正因为如此,钟南山院士多次强调:“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他的这一说法,客观上彰显了 “普惠自助医生” 对全民“保护健康,挽救生命,防患未然”的重要价值,是任何希望健康生活的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通过自我诊断能及早地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病例,这样可以减少二次传染,做到早发现早隔离,为防疫工作助力。